专业为基 服务为宗

在明明德 止于至善

返回列表

2021和2022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颁奖大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3-06-12 浏览次数:9772

2021和2022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颁奖大会成功举行


undefined

颁奖大会现场


2023年6月11日,由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主办的2021和2022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颁奖大会在首都医科大学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吴阶平(1917.01- 2011.03),是首都医科大学首任校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新中国泌尿外科奠基人。作为中国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吴阶平院士始终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紧密相连,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和教育事业,是中国医学界的一面旗帜。
吴阶平医学奖,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支持下,获国家科技部批准的我国医药卫生领域高级别奖项,主要奖励促进中国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弘扬和传承以吴阶平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医务工作者胸怀祖国、拼搏奉献、奋发有为、勇攀高峰的伟大科学家精神。
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是于2012年起在吴阶平医学奖下增设的奖项,主要奖励年龄59周岁以下,在医学、药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优秀中青年代表。激励广大中青年医药工作者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勇于探索、敢于怀疑、敢于批判,始终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激情,在科研实践中尽情地展现才华、大有作为。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王志珍,中华医学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沛,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呼文亮,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晓萌、理事长易珉,中国科学院韩济生院士、强伯勤院士、孟安明院士、卞修武院士、王松灵院士,中国工程院高润霖院士、郝希山院士、詹启敏院士、郎景和院士、王红阳院士、王俊院士,国内的医药卫生领域专家和首都医科大学师生代表300余人出席了颁奖大会。


undefined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致辞


饶毅校长代表首都医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医务人员向参加本次颁奖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2021和2022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的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今年是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颁奖大会第一次来到首医,充分体现了基金会对首医的信任和支持,学校深感荣幸。吴阶平院士是首都医科大学的首任校长、终身名誉校长,奠定了首医的生命之基,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深切缅怀吴老的崇高治学行医精神,将全力支持、配合基金会做好相关工作。
饶毅表示,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高级别奖项,在弘扬吴阶平院士的高尚医德和治学精神、促进中国医学科学技术进步、推动我国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奖者在吴老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的激励和感召下,充分发挥各自的学科专业优势,不断提高临床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努力攀登医学科技高峰,为增进人民的健康福祉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安排了首医阶平班的学生和部分研究生参加大会,让青年学子亲身感受医学大家们的风范,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希望同学们传承医学科学家精神,更加坚定学医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勤学苦练,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以吴阶平先生提出的“高尚医德、精湛医术、艺术服务”为标准,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人民满意的健康守护者,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undefined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晓萌致辞


晓萌名誉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大家齐聚在首医隆重举行2021和2022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的颁奖大会意义非凡,这是对吴阶平院士为建设首医和推动中国医学事业发展所做出杰出贡献的最好纪念,更是对首医人“勤学、博思、求精、创新”学风和吴阶平院士所题写的“扶伤济世、敬德修业”校训的最好传承与践行。吴阶平医学奖和吴阶平医药创新奖从设立至今已经分别走过15年和10年的历程,在医学奖的获奖者中有国家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钟南山院士,有国家荣誉称号“人民英雄”的获得者张伯礼院士,有中共中央授予的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的获得者吴天一院士;在创新奖获得者中有多位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有多位成为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将不忘设奖初心,通过奖项的评选和颁奖活动,弘扬吴阶平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高尚的医德和严谨的治学精神,鼓励广大医务人员努力攀登医学科技高峰,为推动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undefined

观看吴阶平院士纪念片


随后,全体参会人员共同观看吴阶平院士纪念片,追忆吴阶平院士生前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颁奖大会上,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宣布2021和2022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奖者名单。
  2021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分别授予:
  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学、分子生物学专家、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临床医学中心 王红阳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手外科、显微外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玉东教授。


undefined

王志珍院士为2021年度吴阶平医学奖获奖者王红阳教授颁奖


顾玉东院士从事手外科、显微外科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60余年,是我国手外科、显微外科的主要开拓者。在肢体损伤组织修复和臂丛神经损伤诊治领域辛勤耕耘,其研究成果极大地开拓了手外科的学科领域,带动学科跨越式发展,填补了我国外科领域多项空白,综合学术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使我国手外科、显微外科长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王红阳院士作为肿瘤领域著名医学科学家,始终致力于解决我国肝胆肿瘤临床诊疗的瓶颈问题,形成了肿瘤机制研究和诊疗新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两大特色,为提升我国肿瘤诊疗水平做出重要贡献。带领团队研发了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肝癌诊断试剂,获批后推广临床应用近80万人次,是科技部传染病重大专项标志性成果之一。


  2022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分别授予:

  中国工程院院士、妇产科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郎景和教授。

  传染病学专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桂希恩教授。

undefined

韩启德院士为2022年度吴阶平医学奖获奖者郎景和教授颁奖


郎景和院士一直致力于妇产科临床、科研、教学近60年,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全面。全面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与临床问题,进行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系列研究,阐明了内异症的发病模式,建立了诊治规范,改善疗效,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率。最早将妇科腹腔镜技术引入中国,推动了我国内镜技术从无到有、从检查到治疗、从器官切除到功能重建、从良性疾病手术到恶性疾病手术、从普及手术到规范手术的巨变。近十余年高度重视医学人文研究及教育,有力地推动人文教育、提高医生素质、改善医患关系和促进医疗体制改革,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桂希恩教授是发现中国第一个“艾滋病村”,拉响艾滋病警报的第一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桂希恩教授凭借一名传染科医生的直觉、职业敏感及高度的责任心,冲破层层阻力,自带检测设备到农村为村民采集血样,为生病的村民带去药品,整理了第一手原始艾滋病检测资料和青壮年村民的死亡状况,并将这一情况上报原国家卫生部,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取缔了导致艾滋病高发的卖血现象,唤醒了老百姓对艾滋病的认识,从对艾滋病人的恐惧、歧视进步到关心艾滋病、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人。


undefined

主要嘉宾合影

  2021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分别授予:

  精准药学/天然多糖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张玉教授。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家、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杨正林教授。

  神经外科/创伤外科专家、上海长征医院 侯立军教授。

  肿瘤内科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徐瑞华教授。

  外科学(骨科)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雷光华教授。

undefined

张伯礼院士为2021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奖者颁奖


张玉教授长期从事精准药学及天然多糖领域的相关研究。牵头成立湖北省重大疾病精准用药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从基因水平阐明了Nm23和 RAC1基因多态性与嘌呤类免疫抑制药疗效及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新靶标基因多态性检测位点和方法。
杨正林教授致力于分子诊断与遗传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在视网膜疾病致病机制、分子诊断和防治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发现小儿视网膜病变新致病基因并阐明发病机理,牵头制定了我国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实践指南;发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主要基因,建立了以基因组标记结合环境因素的AMD风险评估体系;揭示了青光眼新的分子机制,为其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及药物筛选提供了分子靶标,牵头制定了我国单基因青光眼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侯立军教授以海上作业为背景创立了颅脑爆炸伤、水下冲击伤救治的系列理论与技术体系,创新了舰船外科理念和技术;创建了颅底创伤从概念提出和理论创建,到技术研发和器材研制,再到推广应用的完整体系,填补了国内外多项颅底创伤手术治疗空白;实现了颅底创伤手术“看得见、达得到、定得准”。建立了“颅脑创伤合并伤、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等一整套神经重症救治方案,解决了颅脑损伤合并伤救治临床决策层面的难题。
徐瑞华教授在消化系统肿瘤早诊筛查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创新性成果。创建了消化肿瘤新型诊断体系,建立了肝癌和肠癌的ctDNA甲基化早诊新技术,提高了早诊率;建立了动态 ctDNA疗效预测方法,提高了肠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的准确性,精准指导辅助化疗。创新了消化肿瘤化疗和靶向治疗策略,在肠癌治疗中,建立了高效低毒的维持方案和亚洲方案,减毒增效;建立了化疗耐药后的靶向治疗策略,进一步延长生存期;晚期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2倍,部分晚期患者实现根治。开创了消化肿瘤免疫治疗新领域,率先鉴定出4个标志物,精准筛选免疫治疗敏感人群;首创食管癌中国免疫方案,有效率达72%。
雷光华教授致力于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理与临床防治研究。创新并规范骨关节退行性疾病药物治疗策略,发现曲马多用于骨关节炎镇痛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首次对12种外用非甾体抗炎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明确其治疗骨关节炎安全有效;提出骨关节退行性疾病药物治疗新方案。创新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精准手术治疗体系,明确中国人膝骨关节炎危险因素,为全面推动疾病预防知识普及、识别骨关节炎高危人群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为相关医疗卫生政策的精准制定及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2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分别授予:

  药剂学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李亚平研究员。

  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杜斌教授。

  消化内镜/普通外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周平红教授。

  流行病学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曹广文教授。

  内科学、消化肝病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韩英教授。

undefined

赵玉沛院士为2022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奖者颁奖


李亚平研究员长期从事纳米制剂、药物递送技术研究及新药研发。提出了“精准递送+智能 释药”一体化的抗癌药物载体设计新理念,实现了克服肿瘤免疫耐受和化疗耐药的重大突破;开拓了纳米药物抗肿瘤转移研究新方向;创新了提高药物体内递送效率的制剂技术;创建了提高候选新药成药性的制剂解决方案。在Nat Nanotechnol, Sci Immunol, Adv Mater等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240余篇,他引14,600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杜斌教授从事重症医学临床工作近30年,率先建立了国内唯一符合国际临床试验规范的重症医学临床研究协作平台。带领国内同行系统性开展中国脓毒症流行病学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中国脓毒症的疾病负担现状。2020年,受邀参与编写了世界卫生组织脓毒症流行病学报告,成为参与报告撰写的唯一的中国医生。2021年,他作为专家受邀参加制定了国际脓毒症临床指南,成为自2004年这一指南发表以来首位参加该指南撰写工作的中国学者。从2001年起,杜斌教授参与了国内几乎所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
周平红教授长期致力于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技术的创新研究。国际首创多项内镜新技术,创建并推广内镜微创治疗消化道疾病技术体系,逐渐取代外科手术成为符合适应证疾病治疗金标准,被欧美消化内镜学会所制定的 20 部国际指南推荐为标准术式在全球广泛推广。成果己推广至包 括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等在内的 31 个国家和地区的 412 家医院,累计诊治病人6万余例。周平红教授领衔的内镜微创“中山标准”从被国际同行认可到写入规范、改写指南,有力地提升了中国消化内镜国际影响力。
曹广文教授长期从事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乙肝病毒(HBV)基因组流行病学、HBV致癌 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首次阐明HBV基因组流行特征,揭示了“HBV末路进化规律”和炎症驱动 HBV进化机制。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了“癌症进化发育学”核心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几乎在大 多数恶性肿瘤中得到验证,被证明是0-1的源头理论创新。研究结果被引入国外权威教科书,参与了20余项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和公共卫生指南的修订。
韩英教授长期从事慢性肝病综合防治和军事消化应激的研究,创建了外周血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临床新技术,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年生存率从45%提高至62%;完成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评价,获批(CDE)I类新药临床许可。牵头制定首部我国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专家共识;建立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分级诊治策略,牵头制定我国首部自身免疫性肝病指南。


undefined

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韩启德院士讲话


“进入首医校园,我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韩启德院士在讲话中表示,来到吴老亲自参与创办的学校,内心充满感动。他谈到,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成立至今已走过21年历程,在吴老高尚医德和治学精神的指引下,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吴阶平医学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未来,我们要继续努力,把吴阶平医学奖打造成为医学界同道公认的大奖。韩启德院士就吴阶平医学奖评审等相关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评选好。要进一步完善推荐人队伍建设,将被动接受申请推荐变为主动遴选,同时注重奖励临床科学家。二是诠释好。充分挖掘获奖者背后的故事,展现他们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三是宣传好。充分把握传播规律,最大化地实现宣传预期效果。最后,韩启德院士希望大家为吴阶平医学奖共同努力,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2年,为弘扬吴阶平院士的高尚医德和治学精神,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正式成立,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行业基金会。基金会的宗旨是联合国内外关心医学和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人士,筹募资金,通过奖励和资助各项学术活动,为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共同奋斗。
吴阶平医学奖和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的评选和颁奖活动,开展多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支持和热情参与,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通过奖项评选和颁奖活动,将对弘扬吴阶平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高尚品德和为祖国医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勇攀医学科学技术高峰,不断提高临床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