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奖项
2021年吴阶平医学奖获得者 王红阳院士
王红阳简介
王红阳 临床医学专家,教授、主任医师。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
王红阳院士作为肝胆肿瘤领域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和一名普通消化科医师,坚持面向人民健康和临床重大需求,着力解决我国肝胆肿瘤临床诊疗瓶颈问题,形成了机制研究和诊疗新技术研发、转化两大特色,为提升我国肝胆肿瘤诊疗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带领团队在国际上较早开展肝癌诊断新标志物的筛选鉴定,发现了Glypican3、Circ-CDYL、DKK1等一批可用于肝癌早期诊断与指导治疗分型的标志物,进行了大量临床验证。在国际上首次制备了Glypican3 特异单克隆抗体(2005年获国家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授权),完成了病理诊断和血清诊断试剂盒研发,前者已获国家药品监督局注册认证。是我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得到广泛应用的肝癌诊断试剂盒,截至2020年底超76万人次临床应用,两次作为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肝癌项目标志性成果之一展示。作为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副总师和肝癌专项负责人,牵头组织优势团队确定攻克肝癌的国家战略方向,为获得我国精准的肝病基准数据,控制乙肝向肝癌的恶性转化,降低肝癌发病率、病死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带领团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规模化、规范化临床研究和新技术研发,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将肝癌诊断准确性提高15%、总体生存率提高10%的预定目标。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首任和第二届主任,超前设计、倡导力推了与国际同步启动的重大研究计划“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调控网络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担任专家组长,创新了集成式的课题组织实施形式,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从事炎癌转化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和专业团队。通过八年的缜密实施,该重大研究计划产生了系列丰硕成果,引领了国内外肿瘤防控学科发展。研发的17种创新药物进入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同时还建立了炎-癌转化研究的网络平台、共享资源和研发平台,得到国内外学术界极高的评价。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设立在武汉一线的移动生物安全实验室保持密切合作,在国际上较早应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综合分析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转录变化,描绘了新冠病毒在康复早期诱导的免疫细胞信号,加深了对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交互作用的认识,助力疫苗和中和抗体的研发。该研究还提示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免疫系统依然脆弱,需加强医学观察,以巩固治疗效果。
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多篇论文被评为中国百篇最具国际影响论文,近五年获医学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14项(其中国际专利3项)。以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军队科学进步一等奖各一项,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