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为基 服务为宗

在明明德 止于至善

返回列表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201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8-04-04 浏览次数:46398

  一年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认真贯彻民政部、卫计委关于加强社团机构规范建设的要求,积极拓展公益活动的社会职能,推动各项工作平稳发展。


一、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增强对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和业务自律的自觉性


    加强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坚持社会组织的规范运行,是基金会努力实现社会公益职能的重要保证。根据民政部关于加强社团机构组织建设的要求,和卫计委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局工作的部署,基金会结合年度工作规划,积极参与了民政部组织开展的“中国社团组织评估等级”审评工作,通过了3A等级资质认证,促使基金会在各项工作中切实加强自身管理和自我约束,以更为规范的方式参与社会服务。


    2013年11月,基金会接受了国家审计署对卫生计生委所属单位开展的审计工作,对基金会内部管理、财务收支和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检查。根据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基金会从完善工作制度入手,对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的项目管理、政策准入、风险评估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加以改进,初步形成规范发展的工作机制,使基金会开展的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


二、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普及健康教育和提供医疗救助等各项公益活动中的作用


    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基金会积极开展了与医疗卫生和健康教育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


    1、组织开展2013年吴阶平医学奖和医药创新奖评选工作   

            

    基金会根据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的要求,组织开展了2013年吴阶平医学奖评选工作。2013年评选工作经提名推荐、形式审查、初审、公示等程序,于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评审委员会终审会议。终审会议由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韩启德主持,评审委员会委员陈竺、王志珍、石应康、那彦群、张学军、肖梓仁、郑树森、赵玉沛、郝希山、徐建光、高润霖、黄洁夫、郎景和、樊代明出席或参加通讯投票。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创伤外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灾害救援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静晨为“2013年吴阶平医学奖”获奖人。


    为弘扬吴阶平院士的高尚医德和治学精神,鼓励优秀中青年医务工作者和药学研究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金会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评选工作。根据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评选条例,基金会聘请了13位相关临床医学和药学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委会。评选工作经提名推荐、形式审查、专家委员会审评和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终审会议确认,心血管外科学专家孙立忠教授,心血管内科学专家杨跃进教授、肝病传染病学专家段钟平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果德安研究员被评选为“2013年吴阶平医学创新奖”获奖人。


    11月30日基金会与中山市政府共同举行了“第八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13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出席会议并致辞词,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为本届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奖人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章。


    2、组织开展全国肝病科普咨询专家选拔活动


    肝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社会歧视现象十分普遍。为更好普及肝病防治的科学知识,满足患者对科学防治肝病的需求,使患者获得正确信息,接受规范诊疗,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人民网、健康报共同发起“健康中国—肝病科普行动”,动员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全国肝病科普咨询专家选拔及培训活动”,搭建我国肝病咨询服务的公益性专家队伍。


    2013年1月,健康报、人民网、中国重肝网通过报纸、邮件、信件、短信平台、电子期刊等各种渠道发布即将举办“全国肝病科普咨询专家选拔及培训活动”的讯息,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响应。253所医院(含13家县级医院)的325位肝病专家自愿报名,其中主任医师194人,副主任医师118人,主治医师194人。


    3月21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组织第一轮形式筛查,确定符合报名标准的人员291人。

    3月25日,基金会邀请12位专家组成监督管理委员会并召开第二次评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提名审核原则,确定了纵向带动、区域均衡和兼顾基层的专家配置方案,最终评审出237名专家进入培训和考试阶段。其中,一线城市肝病专家占20%,地市级专家占60%,县级医院专家占20%。


    4月基金会对通过初审的专家免费举办了专业与技能培训及考试,并在人民网、中国重肝网、中国肝炎治疗及预防技术咨询中心网站对通过考试的候选人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13年4月26日-5月4日),公示确无异议后于5月10日在健康报进行了公告。


    经自愿报名、资质审查、形式审查、统一培训、肝病知识与咨询技能测试、公示及公告等一系列严格选拔程序,我国首批以公益方式参与全国范围肝病咨询服务的217名肝病科普咨询专家正式与公众见面。基金会将入选专家的姓名、职称、专长、咨询信箱、电话等信息通过重肝网、《肝博士》等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布,使公众通过公布的咨询方式向专家提问,获得咨询服务。


    该项活动得到诺华公司20万元捐赠资金的支持。


    3、组织开展城乡丙肝患者新型教育与管理模式研究项目


    针对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以及城乡之间丙肝患者生存现状和健康教育存在的差异,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携手国内6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联合申请了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基金会全球基金课题“中国城乡丙型肝炎患者新型教育与管理模式研究”。


    该项目的初始目标是通过调研,探索出一套分别适用于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城市与农村丙型肝炎患者的新型教育与管理模式,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延缓疾病进展、减少住院次数、减轻疾病负担。该项目自2012年11月纳入基金会社会公益活动计划,历时9个月完成了项目的前期启动会和中期经验交流会,项目参与单位初步建立了由医护人员、社工及志愿者、患者与家属三部分人组成的“肝病俱乐部”。每个俱乐部吸收各型肝病患者5,000名,其中丙肝患者约1/10。预计项目结束时,直接受众人数将达到30,000人,丙肝患者3,000人。对已经加入俱乐部的HBV、HCV患者的信息也统一录入数据库,不仅极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也为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提供了便利。


    为全面了解我国公众及丙型肝炎患者对肝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需求,参加本项目的6家感染病和肝病领域的权威医院采用网上电子问卷、门诊患者书面问卷、住院患者书面问卷、专家集中咨询等形式,开展城乡丙肝患者需求调查。内容包括丙肝预防、诊断、治疗、饮食运动与保健、就医、保险、就学就业等内容。项目收集电子答卷9,800余份,门诊肝病患者收集书面答卷3,864份,住院肝病患者收集书面答卷3,028份。其中来自城市与农村的患者答卷约各占50%。截止11月底,已全部完成丙肝防治知识需求调查表回收及录入、统计分析。


    基于农村丙肝患者普遍存在经济和交通条件差、受教育程度低、无力定期到城市大医院进行诊治的情况。各单位组织医护人员,到城郊农村丙肝患者较集中的村庄,开展“送医送药到农村”活动,利用农民农闲季节开展以自然村为单位的肝病知识讲座、义诊、咨询、科普资料发放活动,受众人群4,500人。在丙肝患者较集中的自然村培训了100位肝病知识宣传员,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组织村民进行自我教育和交流,受众2,000人。设计印刷含有肝病知识的年画5,000张、年历50,000套免费发放。同时开展了“一个电话到城市”活动,在6个试点医院建立了肝病免费咨询电话,把电话号码印刷在防水卡片上发放患者,一旦遇到问题,一个电话即可与城市专科大夫取得联系,得到咨询服务,减少进城次数与花费,预计接受咨询服务的数量达到30,000人次。


    该项活动得到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基金会全30万美元捐赠资金的支持。


    4、组织开展西藏自治区肝病防治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和肝炎防控能力中心建立


    2013年,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牵头,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映诺社区发展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控能力中心”项目正式启动。此举旨在优化、复制并创新既有的成功经验,有效建设和加强社区应对肝炎的能力。


    一年来,在国家卫计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心”完成了筹备、启动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组建等项工作,加强了与政府、专家、专业机构和社会公众等社会各界的沟通,制定了“中心”今后三年的工作规划。


    由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承担的西藏自治区肝病与感染病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和持续培训项目,经与西藏自治区卫生厅、西藏自治区医学会、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藏自治区传染病医院多次沟通,确定上述单位为本项目的合作伙伴。


    2013年9月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组织相关人员前往西藏调研,与西藏自治区卫生厅、自治区疾控中心、西藏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进行了座谈,并深入林芝、阿里等地进行现场调研,考察了西藏自治区传染病防治的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现阶段的协作重点。2013年10月,西藏自治区卫生厅领导亲自到北京与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商谈项目合作进展,研究确定了项目合作的主要内容。


    该项目计划自2014年1月1日开始,到2014年12月31日结束。项目以西藏自治区为试点地区,计划建立覆盖全区所有二、三级医疗机构、部分乡镇医院和各级疾控中心的肝炎及传染病防治人员的继续教育网络。通过短期培训、外出进修、经验交流、持续教育、定期考核等形式,提高医务人员肝病预防宣传教育、规范诊疗能力。同时,在我国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探索“NGO发起,政府主导,各级医疗与防疫机构共同参与的新型基层医务人员教育培训模式”,实现病毒性肝炎防控能力中心提出的可复制、能推广、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该项计划将获得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50万元专项资金的支持。


    5、组织开展辽宁省基层医院肺癌早诊早治医师培训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的首位肿瘤,我国已被列为肺癌高发地区之一。为了提升各级医疗机构从事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能力,帮助临床医生准确解读和判断各种医疗检查信息,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向辽宁省卫计委提出举办“肺癌早期诊断培训班”的设想。辽宁省卫计委经审核同意将“肺癌早诊早治培训班”计划纳入“辽宁省卫生厅科教处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由省卫计委统一组织市、县级人民医院相关学科临床医生参加培训。“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李厚文肺癌医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同中国医科大一附院、二附院、四附院、辽宁省肿瘤医院、沈阳市胸科医院、盘锦市中心医院6家三甲医院共同承担教学与培训任务。


    2013年9月16日至18日由省卫计委组织市县级人民医院130名中青年骨干医生参加首届肺癌培训班,11位教授做了肺癌相关领域的专题授课。9月24至26日,第二期100名学员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相同培训。肺癌早诊早治培训获得媒体广泛关注,健康报、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等对此做了详细报道。


    为推动肺癌早诊早治教育培训工作,落实辽宁省卫计委的教育培训计划,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李厚文肺癌医学教育发展基金启动专项基金50万元,支持《肺癌早期诊断与多学科治疗示例》的教材编写工作,并与6家医院联合组成学术委员会,严格按照IASLC的新分期和诊疗标准,对6家医院相关科室收集整理的临床典型病例核准纳入,形成教材的基础资料。《肺癌早期诊断与多学科治疗示例》几经修改,于2013年11月1日在编审会议上定稿并审核通过。此书编写过程中得到辽宁省政府、社会各界及学界支持,历时6个月于2013年12月由人民卫士出版社成功出版并在全国发行。


    6、持续支援老少边穷地区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为支援老少边穷地区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获得更多便利、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基金会结合公益项目年度工作规划和学科建设重点,再次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进行调研。黔西南地区位于黔桂滇三省交界,聚集布依、苗、瑶、回、仡佬等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约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该州地处偏远,医疗条件落后,急需优质的医疗服务资源支持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此,基金会与自治州政府、州卫生局达成合作促进黔西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意向,将自治州3所三甲医院和8所县市级人民医院纳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服务共同体”,积极协调北大人民医院将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相关医学资源用于支持自治州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医学学科建设,为老少边穷地区贫困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和医疗救助。


    7、积极推动康复医学教育工作


    卫生部关于《“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全面加强康复医学能力建设,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减轻家庭和社会疾病负担,促进社会和谐。


    康复医学教育是基金会依据国民健康发展纲要重点规划的学科建设方向。推动我国康复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康复医学学术研究和康复医疗技术的进步,培养更多掌握现代康复医学知识和康复医疗技能的专门人才,是全面加强康复医学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金会参与康复医疗社会事业的重要选项。2013年6月,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与滨州医学院确定了共同开展康复医学教育工作的合作意向。


    滨州医学院是具有六十年历史的高等医学院校,曾率先设置残障人员高等医学教育专业,积极开展康复医学教育。该校师资力量雄厚,学科设置完备,教学条件优越,为社会经济发展及康复医学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双方基于滨州医学院学科建设规划,积极协调各项学术资源,丰富学科发展内涵,完善科学、规范、系统的康复医学教育培训机制,支持学校将康复医学教育打造成为优质医学教育专业,为社会培养更多掌握现代康复医学知识和康复医疗技能的专门人才。


    8、积极打造公益事业宣传平台,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推动政策普及和行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医务社工和健康教育等社会公益活动,基金会携手国务院新闻办、国家互联网新闻中心依托国家重点新闻门户和传播平台中国网,共同筹建了《中国医药频道》。2013年1月,由国务院新闻办主管、国家互联网新闻中心和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网《中国医药频道》正式上线。《中国医药》频道以“关注中国医药发展、报道中国医药信息、促进健康公益事业”为宗旨,坚持在医药行业媒体中发出主流声音,引导健康舆论,满足大众对中国医药信息的需求,在舆论监督层面履行应尽的职责,维护公众健康和患者权益,积极传播疾病防治科普知识,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基金会共计使用捐赠资金80万元用于中国网《中国医药频道》建设。


三、财务情况


    2013年,基金会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加强业务风险控制,保证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财务运作情况基本稳定。


    2013年收支情况(截至12月底)


    捐赠收入:4197万元


    捐助支出:4889万元


四、不足和差距


    一年来,基金会各项工作虽保持基本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拓展公益事业的工作范畴有待加强;借助社会力量,不断完善社会服务新型工作机制有待突破;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发挥公众监督的社会职能有待改进。


    2014年,基金会将根据理事会确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对上述问题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1、积极促进社会公益事业长效机制的建设;


   2、积极规划吴阶平医学奖和医药创新奖的评审工作;


   3、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发挥社会组织在普及健康教育和开展医疗救助等各项公益活动中的作用。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