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为基 服务为宗

在明明德 止于至善

点击展开
返回列表

2023年度吴阶平全科医生奖获奖者名单 尹朝霞 杜其玲 张静 武琳 曹立春 彭德荣 谭伟 王永晨 王留义 戴红蕾

发布时间:2023-09-18 浏览次数:1460

2023年度吴阶平全科医生奖获奖者名单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类 (按姓氏笔画排序)

 

二、高校与综合医院类 (按姓氏笔画排序)

 

 

获奖者简介

 

 

尹朝霞1969年10月),民革党员,主任医师,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东门街道社康中心副主任

尹朝霞副主任从事全科医疗临床一线13年,不断学习,精通业务,突破自我。带领团队获得“国家级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社康中心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严格管理,形成有效监管机制,实现零投诉、零医疗纠纷的明星社康中心。注重基层全科医生培养,构建基层全科医学教学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全科医生沙龙等多种形式教学活动,深入不发达地区帮扶带教,建立基层全科医生职称考评标准。同时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建立重在体现家庭医生签约实质与内涵的考核制度。参编全科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1篇。获得中华医学会优秀全科医生奖、中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基层优秀医师奖。

 

 

杜其玲1971年2月),民革党员,主任医师,成都市成华区万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杜其玲主任扎根社区14年,始终坚持学习赋能提质,尽心尽力履行全科医生职责。积极推行一医一助诊疗模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事,做好慢病管理。全力以赴打造健康教育师资团队,培养中心青年骨干人才。邀请医联体单位专家和中心家庭医生,参与中心特门管理月质控与讨论,提高慢病质控。积极带领中心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探索“医防融合”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致力“服务优、上下联、信息通、医防融”。紧抓成都市“微网实格”建设契机,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服务,推行“三抓三联”工作法,持续推动家庭医生进网入格,筑牢社区居民健康微网。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获得华西-成华城市区域医疗服务联盟先进个人、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

 

 

张静197611月),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张静主任扎根基层社区全科医疗27年,注重运用全科医学服务理念开展基层卫生工作。以慢病管理为切入点,推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双融合和双提升。首创浙江省第一个社区儿童康复基地和浙江省第一个社区安宁疗护病房,填补了省内社区儿童康复和安宁疗护的空白,为国内开展社区儿童康复和安宁疗护工作提供非常好的模版。疫情防控期间,投身战疫一线,带领团队获得“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主编、全科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10篇。两次获得浙江省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称号。 

 

 

 

武琳1966年2月),中共党员,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

武琳医生是北京市最早的一批全科医生,27年来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和见证了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及全科医学学科发展。积极参与双向转诊临床路径的研究,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城市社区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社区照顾路径和双向转诊路径。制定社区慢性病规范管理标准,提高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规范管理率、控制率,尝试科学、规范管理。将赴美学习到的国际先进经验,结合中国情况实施于实际工作中,全力投身人才培养。参编全科专著4部,发表论文14篇。获得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优秀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带教教师荣誉称号。

 

 

曹立春19711月),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曹立春主任是天津市最早从事基层工作的一批全科医生,积极开展结合个性化服务、重点人群、精准帮扶帮困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签约服务。推行慢性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有效融合,实现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双提升”。积极开展大综合小专科特色拓展服务项目,高效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型,规范全科医疗服务流程,促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有效融合。依托信息化平台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实现医师资源共享和检查检验结果互传互认,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首诊在社区,康复回社区”的服务模式。主编、参编全科专著3部,发表论文8篇。获得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天津市妇幼卫生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彭德荣1965年12月),农工党员,副主任医师,上海市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彭德荣主任扎根基层20余年,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推行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全科医生离岗培训,内部开展社区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注重信息技术赋能基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牵头建成首家社区实体互联网医院,完成的信息化项目和应用模块在上海14个区推广应用;致力于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推动基层呼吸疾病规范化防诊治。主编专著1部,发表论文13篇。获得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三等奖,及上海市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宋庆龄最美基层呼吸医生等荣誉称号。

 

 

谭伟1970年10月),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科主任

谭伟主任自2010开始投身全科医疗事业,带领武汉科技大学校医院大胆突破高校与社区的围墙,让高校的服务职能向周边社区外延,实现医院与周边社区的互惠共赢。积极推进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以网格化布局,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和系统连续的诊疗格局。以专科联盟、专科共建、慢性病联合病房等形式带动基层医院学科水平提升,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新格局,为网格内居民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市局级科研课题35项,发表科研论文82篇。分别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并获得湖北省优质服务基层行先进个人、湖北医德先进个人、武汉市十佳最美医生、武汉市好医生等荣誉称号。

 

 

王永晨196510月),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

王永晨教授多年来从事全科医学教育与管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慢性病管理及寒地医学研究。率先提出并实践“全科医生专长化”教育培养理念,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全科医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积极投身全科医学教育事业,尤其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方面,系统性创建了反脆弱理念下的全科医学研究生“价值-能力-岗位胜任力”培养体系并进行多年实践带领团队发起并建立省内全科医学专科联盟,依托本院技术、人才和设备优势,实现将大型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使社区百姓在居住区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主编、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全科医学规划教材7部、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省部级教育成果奖3项。

 

 

王留义196510月),农工党员,主任医师,河南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

王留义主任参与创立河南省全科医学分会,深入基层开展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创建了河南省综合医院首家独立设置的全科医学科;协助多地市、多家医院成立全科医学分会和全科医学科;牵头成立河南省全科住培联盟和河南省基层卫生联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全科医生师资培训;创新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深入基层,开展社区帮扶和带教;推动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倡导新型全科医学服务模式;开展全科学科建设研究并完善省内全科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主编、参编全科医学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及全国十佳全科专业带教老师、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等荣誉称号。

 

 

戴红蕾1971年9月),民进会员,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

戴红蕾主任从事全科医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年,立足基层全科医生现状及当地慢性病发病率高等特点,构建并积极推进“4+6”基层全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新模式,培训覆盖当地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辐射至周边多个县市,培养了一批符合区域基层医疗需求的骨干全科医生。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并建立了全国领先的全科住培创新模式,总结形成全科住培基地教学管理的范本,在省内及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多本全科医学系列教材。获得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分会优秀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带教教师、中国医师协会全国优秀带教老师。


share: